中科大苏州研究院苏州市硒与人体健康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经过近一年的系统调查研究证实:苏州居民硒摄入量仅为44微克,低于国际卫生组织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50微克最低标准,为中度缺硒区。日前,该项成果的标志性研究论文“Daily Selenium Intake in a Moderate Selenium Deficiency Area of Suzhou, China”已被食品工程技术领域顶尖期刊(Top Journal)Food Chemistry接受发表,审稿人对此工作表现出极大兴趣,认为在中国存在大规模硒缺乏地区,该项研究对丰富和准确认识中国硒缺乏现象作了进一步丰富。
研究人员通过在苏州市属:相城区、金阊区、沧浪区、吴中区、平江区、高新区、工业园区七个区采集代表性食物(米、面、肉、禽、蛋、奶)及居民毛发,测定硒含量,结合居民膳食结构,计算得出居民每日硒摄入量为43.9 微克/日,各区变化不大。其中,大米和猪肉是日常硒摄入的主要来源,分别占日硒摄入量的24.7%和22.6%。研究人员还首次尝试建立了适合苏州居民毛发与摄入量之间的推测模型。这一模型的建立有望实现对苏州居民个体硒摄入状况进行精确评估,从而为居民的合理膳食和科学补硒提供依据。
据尹雪斌博士介绍,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硒摄入量长期低于正常水平,发生慢性疾病的几率就会增大,因此,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硒摄入量为50-250微克。全球多个研究组和硒食品制造商,对硒的预防癌症、提高免疫力和预防失眠等方面已有近万次研究报道。
那该如何实现硒的科学补充呢?科学补硒的最高原则是高安全,即:产品安全和摄入量安全。赵其国院士在《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中明确指出,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提高食物有机硒水平,既自然安全,又能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营养化、功能化的需求,并符合我国“药补不如食补”的营养理念。
日常中含硒较高的食品包括:鱼类、贝类、禽蛋、肉类和西兰花。同时,成人硒日摄入量宜在50-250微克,连续一周每日摄入量超过800微克可能出现中毒症状。因此,推荐苏州消费者选择硒强化专业服务商提供的系列产品,他们的富硒食品均经过严格定量有机硒强化,并标注有平均含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