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从我国的缺硒面积庞大、人们对补硒认识上存在较大盲区的现象来分析,可以用一个老套的成语概括:触目惊心。
中国无疑是一个贫硒大国,翻开中国硒分布图——在地表面硒分布极不均衡,特别是从东北到西南的45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构成了“贫硒地带”,东北、东部沿海、华北、华南、华中、西北、西南是广大的缺硒带。还有苏、皖、鲁、宁、甘、新等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也相对贫硒。大部分地区食物中硒含量在0.22ppm以下,东南沿海是我国富硒地区,也只有0.1ppm,是联合国卫生组织规定的最低限。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缺硒,中国是“重灾区”之一,上个世纪60年代,我国政府和营养学及微量元素研究专家对10多个省区310个病区进行补硒,使流行于缺硒地区的克山病得到控制,可见我国缺硒范围之广和程度之深。
数字
统计数字往往最能说明问题:
1.一些数据估计,我国的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C)可能超过1.2亿人现患乙型肝炎病人为2800万人,现患率约为2770/10万,年发病率约为230/10万。我国已约有一半以上人口经受HBV感染。医学专家于树玉历经16年调查发现,肝癌高发区的居民血液中的硒含量均低于肝癌低发区,肝癌的发生率与硒水平呈负相关。补硒可使肝癌发生率下降35%;使有肝癌家庭史者发病率下降50%;
2.我国平均每年死于恶性肿瘤的人数为130万人,占全国平均每年总死亡人数的18.63%,有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硒水平呈负相关,低硒地区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肿瘤患者体内硒水平较正常人低。
3.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40岁以上为20.44%,日本国立健康营养研究所发现:缺硒是患糖尿病的诱因之一。
4.1982年在我国“营养学报”上首次公开披露:我国有72%地区属于缺硒或低硒地区,2/3的人口存在不同程度的硒摄入不足。
原因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我国缺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其一,环境缺硒,环境土壤缺硒,导致低硒植物的产生,造成低硒水平食品链,从而引发人体缺硒;
其二,环境污染,由于工业污染、酸雨等原因,大量的二氧化硫会与硒化合物反应,形成不利于植物吸收的元素硒,外加某些现代化种植方式,使食品链中硒在不断下降,造成人体缺硒;
其三,饮食习惯影响人体对硒的吸收,并且高脂肪食物可造成人体硒吸收量下降并降低硒的抗癌作用,人类不能从正常饮食中得到足够的硒,这是中因为地壳中硒的含量十分稀微,大气及工业污染进一步破坏植物对硒的吸收利用,使得人类缺硒状态日益严重;
其四,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人体缺硒。
关注
我们知道,硒状况受到关注是在1980年证实克山病大骨节病与地方性缺硒有关之后。我国科学家接连对我国1094个县市(约占全国一半)的土壤样品的硒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显示:中国是个缺硒的国家。达到国际公布的正常临界值0.1 mg/kg 的县只有1/3,即我国2/3地区属缺硒地区。其中含量≤0.02 mg/kg 的占29%,为严重缺硒地区。
营养学专家经过反复实验得出,人体中血硒的含量标准值为0.1 μg/g,低于此值就会发生缺硒症。而我国有29%地区人均含硒量在0.02PPM以下,定为极度缺硒地区,有43%的地区人体含硒值在0.03-0.04PPM之间,为缺硒地区,换而言之,我国有72%的地区共15个省区受到缺硒的威胁。
联合国组织(FAO/WHO/IEA)制定了人体日常膳食供给量中应有400微克硒,而北京市民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仅为60微克。东北大部分地区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仅有10微克,是心脏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的高发区。中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仅在50-250微克之间。中国2/3的人口严重缺硒,表现在硒摄入量严重不足。